给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使处理后的水符合生活饮用或其他用水的水质要求.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概述如下:
(一)去除悬浮物和胶体
无论是生活饮用水还是各种工业用水,都应去除悬浮物和胶体,方法是混凝,沉淀和过滤.
(二)消毒
消毒的目的杀灭水中的致病微生物,通常在过滤以后进行.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消毒方法是液氯消毒.在一些小型水厂或临时供水也有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的,由于氯消毒的一些消毒副产物有致突变或致癌作用,因此对氯的投加量应加以限制,并尽量不采用在水处理前就投氯消毒的预氯化方式.为避免氯消毒带来的问题,一些欧洲国家采用臭氧消毒.大型紫外线消毒器用于水厂消毒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在进行中,根据情况,可采用臭氧与氯,紫外线与氯共同消毒的方法.
(三)除铁.除锰.除氟
地表水中铁.锰含量一般是不超标的.但某些地区的地下水中铁.锰含量有可能超过饮用卫生标准.地下水中的铁.锰一般以Fe2+﹑Mn2+的形式存在,去除的方法是将其氧化为三价铁和四价锰的沉淀物去除,具体办法可以采用曝气充氧‐‐‐‐‐氧化反应—滤池过滤,也可以采用药剂氧化或离子交换法等.
当水中的氟量超标时,应进行除氟处理,目前一般采用流行性氧化铝吸附除氟.
(四)去除有机物
受到工业废水污染的水源往往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去除有机物可采用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等)和流行性吸附等.
(五)除臭.除味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饮用不得有异味,因此当原水经澄清,消毒处理后仍有臭.味时,就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
(六)软化
锅炉用水一般需要进行处理,即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软化方法主要有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软化法和投加石灰、苏达的化学药剂软化法.
(七)淡化和除盐
淡化和除盐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淡化一般是指含盐量很高的苦咸水及海水处理成符合生活饮用水或某些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处理过程.除盐则指制取纯水及高纯水的过程.淡化和除盐的主要方法有:离子交换法(需要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离子交换树脂).蒸馏法.电渗析法及反渗透法等.
(八)控制水的腐蚀和结垢
金属管道和容器容易产生腐蚀和结垢现象.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和水流阻力增大,这个问题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尤其突出,因此应进行水质调理.当水质有腐蚀倾向时,应投加缓蚀剂;水质有结垢倾向时,投加阻垢剂;此外, 还应控制污垢的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投加杀菌剂等.除上述方法外,根据水质情况,还可能向水中加入某种水缺乏但必须有的成分.